共聚酯 (PETG/PCTG)
第一部分:热变形温度(HDT)与动态机械分析(DMA)对比
来源: | 作者:大雄化工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塑料行业是否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报告温度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DMA,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但它的普及速度却异常缓慢。

 

 

二十年前,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在其年度技术会议(ANTEC)上专门讨论了对塑料材料数据表中常用标准测试方法的审查。该会议旨在重新审视传统方法,并在适当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相关成果被单独出版,并在同年向其他组织(如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进行了展示。

 

在该会议上,我发表了关于负荷变形温度(DTUL,即行业所称的热变形温度HDT)的演讲。我提出,行业需要一种更科学的方式来表征温度对塑料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推荐采用动态机械分析(DMA)作为替代方法。然而二十年过去,行业论坛中仍频繁出现关于HDT与DMA实用性的讨论,多数回答显示出对DMA的陌生和对传统方法的依赖——这种保守态度在当今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中令人担忧。

 

HDT测试的局限性
HDT测试诞生于塑料测试的早期阶段,在40-50年前或许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加热加载的塑料试样直至其软化或熔化,来判定材料的失效温度范围。但当时塑料仅被视为低端日用品(如玩具、吸管)的材料,而如今它们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甚至替代金属部件。

 

然而,工程师们对高温性能的认知仍高度依赖HDT数据。问题在于,很少有人真正理解HDT的测试本质。例如,我曾遇到一份图纸要求阻燃ABS零件需在190°F(87°C)下长期工作——这一数值直接取自该材料的HDT数据。经过长时间解释,设计者才明白HDT并不能代表长期耐温性能。

 

数据表的误导性
材料数据表中的数值通常只标注失效临界点(如拉伸强度标注屈服或断裂值),HDT亦然:它仅表示特定几何试样在极低应力(ASTM标准为66 psi或264 psi)下达到规定弯曲量时的温度。一位大学教授曾因测试应力值过低而怀疑自己计算错误,但事实就是如此荒谬——实际工程中的应力常达3000-5000 psi(如有限元分析结果),而HDT测试应力不足其10%。

ISO试图改进这一现状(如ISO 75标准新增1160 psi的测试应力),但推广缓慢。以15%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为例:264 psi下HDT约205°C,而1160 psi时会骤降至80°C。材料供应商不愿公布低值数据,且多数未填充材料在此高应力下室温即失效——这进一步暴露了HDT测试的局限性。

 

为何仍在沿用HDT?
根本原因在于行业惯性,或缺乏明确的替代方案。数据表中的所有数值本质上是曲线上的单点:拉伸强度对应应力-应变曲线,冲击强度对应能量-时间曲线,HDT则对应模量-温度曲线。在塑料替代金属的今天,更合理的做法或许是直接提供完整曲线,让工程师根据应用需求自行提取关键点。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展开讨论这一方案。

 

第二部分:热变形温度(HDT)与动态机械分析(DMA)对比

---以下是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为什么DMA提供的完整曲线比HDT单点数据更有价值。

 

 

 

几年前,我协助客户分析一个未填充PBT聚酯材料的注塑零件失效问题。该零件在140°C(284°F)的工作温度下出现严重变形。工程师们对此困惑不已,因为他们手中的材料数据表显示该材料的HDT为153°C(309°F),因此认为140°C下理应安全。这反映出他们对HDT本质的误解——HDT究竟测量了什么?

 

40年前,Michael Takemori在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ANTEC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已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材料模量随温度升高低,HDT本质是模量在某个特定值时所对应的温度。然而,模量值试样几何形状有很大的关系。使用这些不同几何形状进行的多种计算表明:66 psi(0.455 MPa)载荷热变形温度下模量为27-35 ksi(190-240 MPa),相当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室温模量;264 psi(四倍应力)载荷的热变形温度下模量为前者的四倍,108-140 ksi(750-960 MPa),接近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模量。

 

Takemori在论文引言中强调:“由于HDT仅是变形-温度曲线上的单点,仅报告该温度值会丢弃大量潜在有用信息。”这正是许多设计师依赖单点数据而陷入困境的原因——DMA提供的完整曲线才能揭示材料真实行为。

 

案例剖析

应力与厚度的影响

· 客户参考的PBT数据表仅标注66 psi下的HDT(153°C),而更完整的数据显示264 psi下HDT骤降至53°C(129°F)。

· 测试试样厚度为6.4 mm,而失效零件壁厚仅2.5 mm,进一步放大了性能差异。

时间因素的缺失

· 实际应用中,零件需在140°C下持续承载8-10小时,而HDT测试仅持续约1小时,且无法区分温度与蠕变的复合影响。

· 

DMA曲线的核心价值
通过DMA测试获得的PBT模量-温度曲线显示:

-- 45-100°C区间‌:模量暴跌80%,至140°C时仅保留室温刚度的11%。

-- 玻璃化转变(Tg)‌:非晶区松弛导致模量断崖式下降,这是半结晶聚合物(如PBT、尼龙、PPS、PEEK等)的共性。66 psi HDT位于模量稳定区,而264 psi HDT落入Tg陡变区,导致两者温差可达100°C。

 

DMA的三大优势

1. 全谱性能可视化
提供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完整曲线,支持有限元分析(FEA)直接输入工作温度下的精确模量值。

2. 风险区域预警
通过曲线斜率可识别易发生蠕变的温度区间。例如:

-- Tg外:每升温5°C模量下降12-24 MPa;

-- Tg内(50-75°C):同等温升模量骤降210-310 MPa。

3. 效率对标
DMA测试与HDT测试加热速率相同(2°C/min),耗时相当但信息量天壤之别。

 

行业反思
既然DMA技术已成熟30余年,为何行业仍固守HDT?下一期我们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耐温共聚酯
聚酯弹性体
PCT工程塑料
聚氨酯弹性体